
我們一般人就算不是車迷,對於汽車業裡的如Audi (奧迪)、Porche (保時捷)、Bugatti (布加迪)與Lamborghini (藍寶堅尼)等幾個大名字應該都是老老少少能夠朗朗上口的品牌。這些個大品牌其實都是德國汽車大廠福斯集團(Volkswagen)的旗下的汽車品牌,所以福斯集團堪稱精品界的LVMH集團(旗下擁有LV與寶格麗等數十個精品名牌)。
話說全球的汽車大廠早已經投入使用金屬3D列印的行列多年,福斯(Volkswagen)更早已是箇中老手,其所使用的3D列印零件早已不光是實驗室裡的樣品打造爾爾,而是實際用在現實中行走的車輛當中。位於德國狼堡(wolfsburg)的福斯汽車城Autostadt裡頭的3D列印中心也正在積極整合福斯旗下所有資源於其中,讓3D列印在零件製造上不只能夠多樣化、輕量化提高研發效率也同時降低研發成本。

福斯汽車在去年與3D列印新銳大廠HP和GKN結盟合作,經由這樣的金三角合作夥伴聯盟,位於狼堡(wolfsburg)的模具製即將進入實質批量生產階段。首先,福斯大規模應用3D列印的的第一個動作是擴充現有的工作空間,從原來的140坪擴大到950坪,足以容納更多的設計師、工程師、調研人員與模具技師等跨領域的專業人員在同一空間一起工作。利用HP的金屬3D列印機,模具的開發得以讓製造生產的流程更加得有效率與降低成本;與此同時,更多不同的3D列印材料也將被大量的開發與運用。現階段,在狼堡的模具開發還是只限於樣品與工具的製作,不過工作小組也同時致力於輕量結構的產品概念同時具有穩定的鋼性與組件。這些計畫當然都脫離不了使用3D列印技術來實踐批量生產。
在另一個領域,福斯汽車也積極的發展電動車技術。當福斯的工程師們在一年一度的I.D.R Pikes Peak電動車賽事中的某一車款中用了好幾個3D列印的零件,透過這樣的計畫我們已經看到了3D列印技術在不久的未來一定會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腳色。在風洞(wind tunnel)測試的零件開發過程,福斯的工程師們也同樣製作了多種不同的3D列印零件來進行研究開發。這些零件有的會進行實駕測試有的也會用在賽車上,這些小零件比如像是一個線扣或是開關。

福斯集團旗下的另一知名品牌Audi【奧迪】也同樣投入3D列印技術的應用,像是備品的生產。W12的引擎中的水管接頭就是使用金屬雷射技術製作的3D列印零件。此外,奧迪也參與了由Google主辦的探月計畫比賽的月球探險車開發,lunar quattro的車輪是3D列印的鋁合金,造型非常外太空。(見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