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labs是3D列印產業界裡頗為傳奇的公司。
時間回到2012年,幾個從MIT畢業的三個年輕小夥子在MIT媒體實驗室裡開發出了第一台高品質高解析的SLA(光固化) 3D列印機,價格不到5000美金。而當時,一台像樣的SLA 3D列印機價格動輒數萬美金。當時的主客觀環境真所謂是天時地利人和,當時的環境正好有了所謂的眾籌平台(corwdfunding,向大眾募資)興起,Formlabs的第一台機器Form 1創下了募資平台當時最高的籌金,美金兩百萬。有了第一桶金,接下來幾年內陸續有第二台機器Form 1+與Form 2同樣得到用戶的肯定,並成功打開國際市場,2018年營收正式突破一億美金,成了3D列印產業最亮的一顆新星。
總部位於美國麻州波士頓(Boston)的Formlabs目前在全球已賣出約4萬台3D列印機,這個數字按作者推估很有可能超過整個業界SLA機台的銷售總合,Formlabs目前有17種不同的樹脂材料,每年固定研發新的產品問世。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成就,在短短七年間克服許多挑戰,從三人創業到銷售席捲全球的獨角獸公司。採訪團隊在近日有機會造訪Formlabs總部一窺內部並目睹他們的成就。
我(作者)曾經親自訪問過Stratasys的CEO請教他如何創造出年成長35%的秘訣,但是拿Formlabs與Stratasys一起比較顯然並不合理,因為後者早已經是一個在業界領先並且擁有7億美元營收的大公司。年成長一倍的Formlabs當然也面對了不少挑戰,尤其是它首先需要應付的是龐大的雇用壓力與人員訓練。當我們抵達Formlabs總部時,首先感受到的是這個公司成長的速度,當然這是因為他們正準備搬到有更大工作空間的大樓去。
從我住的地方走到他們的總部非常近,花了一點時間找入口,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不很起眼的標示告訴我再往上一階。裏頭的人員異常忙碌,似乎有做不完的事。沒有誇飾的入口,走上樓梯後,我告訴接待區人員我要拜訪的是負責北美地區公關事務的Sarah Weble。
像許多其他人一樣,2017年剛加入Formlabs的公關經理也免不了要歷經一翻衝擊式的學習然後才能表現得像個老手(而我在業界的資歷也只有像Formlabs公司的年份那麼長,但這幾乎也是這個業界的存在的時間了)。3D列印,也稱AM (Additive Manufacturing,加法製造)這個新產業的成長速度很快,這樣的速度在許多產業來說並不正常尤其以製造業而言,但如果類比成數位產業來說,可以說很像是軟體業的樣貌。
Sarah在非常忙碌的氛圍下,帶我到處參觀公司內部,公司內部處處可見一些有趣的物件吸引我的目光,像是有個3D列印的R2D2在入口把關著,還有一把白色的3D列印小提琴與2011年經濟學人當年大肆報導3D列印的當期雜誌擺在一起,封面上就大大的印著”Print me a Stradivarius”,替我印一把小提琴。當時雜誌裡這把琴是另一家大廠EOS列印出來的,不過我相信這給了Formlabs創辦人相當的靈感,事實也證明他們用了破壞性的方式破壞了這個產業的生態並且建立了屬於他們的王國。Sarah給我的簡報裡也提到Form2列印出來的零件品質非常優異,這是一台表現相當優秀的光固化3D列印機,之所以能夠橫掃全球市場憑藉的不只是3000多美金的平價,更多的是高品質的列印與符合工業使用標準,而且還是桌上型機種。幾年下來,比Formlabs更低價的新創公司也紛紛在挑戰Formlabs建立起的王國,正如同當初它挑戰業界領先品牌公司如3D Systems, Stratasys, DWS,Formlabs憑藉它的優勢不斷的成長,更多樣的材料選擇還有持續不斷的新產品開發。
Formlabs在大量客製化(mass customization) 與數位智慧製造上扮演了極重要的腳色。首先是Formlabs提供客戶一個自動化的生產線稱之為FormCell,利用網路串連了多台3D列印機,除了提高產能外還提供了從列印到自動清洗的解決方案。再來是Formlabs終於推出了使用SLS技術的3D列印機Fuse 1,同樣是高CP值得高品質加平價(低於1萬5千美金)。新產品準備在2019年問世,Formlabs滿心盼望能夠成功,畢竟他的競爭者(Sintratec,Sinterit)同樣全力以赴在瞄準這個新的戰場。此外,針對消費者用戶使用的陶瓷材料也是一個投石問路的產品。
這趟簡短的拜訪,毋庸置疑這是一個正在經歷爆炸性成長的公司,目前還有上百個招募的職缺, Formlabs要做的不僅是要滿足投資人對它的期望,它正在破繭而出的過程,終將蛻變成美麗的蝴蝶,或者是…獨角獸。
註:獨角獸,unicorn,是指新創公司市值達1兆時的稱呼。
Great blog I enjoyed r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