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的工程師們在應用AM技術製造方面不斷實現創新與突破。最近, 他們測試了一個有2, 400 lbf (約等於10700 N牛頓)的3D列印銅火箭推力室(thrust chamber)與使用了複合式包裝外殼(composite overwrap)的組件, 以確定該零件是否具有必要的耐熱性和結構負載力。測試過程包括在美國NASA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進行的18次高壓熱火試驗。結果如何呢?根據NASA發佈的一份消息指出3D列印的銅製火箭推力室與複合外包裝成功地承受住了高加熱和負載的測試。
這次成功的測試顯示了把3D列印技術與先進複合技術結合起來製造液態火箭引擎發動機推力室的潛在可能性。使用3D打印生產火箭發動機部件的好處之一是結構越來越輕,交期時間越來越短,生產成本也越來越低。除了展示3D列印銅火箭推進器和複合外包裝的可行性之外,最近的測試還有包括成功使用新的AM技術製造技術用於製造噴嘴。
3D列印的銅火箭推力室是通過NASA的快速分析和製造推進技術RAMPT (Rapid Analysis and Manufacturing Propulsion Technology)生產和測試的。該計畫的目標是與Auburn大學和專業製造供應商合作,旨在推進設計和製造技術,以提高生產太空船火箭發動機組件的效率。
具體而言,該項目的目標是降低製造成本,提高規模和性能。為了實現這些目標,該計畫目前專注於升級火箭發動機裡最長交期的零件、最高的成本和最重的零件。而最終,NASA計劃將RAMPT計畫的流程和發展進度移轉到太空探索行業去。
至於在太空探索(space exploration)這個領域裡,3D列印技術持續地被大量應用在再設計(redesign)與零件升級上。實際上,3D列印技術可說是被視為產業再造的重要推手。除了像NASA這樣的老手之外,太空探索的新創公司正在利用3D列印技術創造運載火箭和航太零件,這些零組件比起傳統的同類型產品更加具有整合性、輕巧,也更容易生產。
註: 一牛頓等於一公斤質量之物體產生一公尺平方秒之加速度時承受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