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timaker在創客圈裡的評價與存在是不能被忽略的,這家在2011年創立於荷蘭的3D列印公司除了為自己建立了3D列印硬體王國,同時也透過開源的軟體Cura與開放式的第三方材料共用體系建立了獨特的名聲與風格。
分類: 3DP焦點新聞
Zortrax這個品牌在台灣知名度也不高,但是在maker圈裡可也是相當受到好評的一個信任品牌。
現在在製造上有兩個國際趨勢,一個是高精細微米或次微米等級的零件需要小型化的需求;另一個則是數位製造,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工業4.0。而AM技術則是扮演了關鍵性的技術縮短產品週期進而推動大量客製化。
身為旗艦機的EVO 22自然有許多賣點,最大的產品特點是大尺寸列印,開門見山的說有多大? EVO 22具有30x30x58 cm的列印尺寸
AM技術大量的減少甚至是消除了備品的庫存量,因為他們可以依據需求才備貨而且大量減少了製造時間。根據西門子交通運輸的資料顯示,現在新的服務部門居然可以大量的降低備品製造時間達95%。
AI SpaceFactory是當初NASA從眾多參賽者中獲得遴選的五家廠商之一,參賽者必須設計與建構出一個足以容納四位在火星上執行任務時的太空人休憩住宅。
3D列印的眼鏡市場胃納在2028年時會達到34億美金
1975年創立同時也是日本東證上市公司的老牌公司Mimaki,向來是以大尺寸噴墨印刷設備 (印刷、裁切大型印刷物或織物) 製造廠商在業界以老大哥之姿立足
Stratasys 在全球3D列印產業裡的地位當然是庸置疑是個領導廠商,在全彩3D列印技術上也是領頭羊,現在他們為齒科醫療產業帶來了全彩的3D列印技術
金屬材料AM廠GKN增材(GKN Additive,中文註冊名吉凱恩)宣布他們將前進中國並在丹陽(江蘇省)開設他們第一家客戶服務中心